当前位置: >首页 >测绘智库 >测绘期刊 >新书推荐
《黑神话:悟空》被吐槽“没地图”,我们正儿八经地聊聊这本院士推荐的《游戏地图》
发布时间:2024-08-28     来源:科学出版社     浏览:14751次

《黑神话:悟空》很多验证了《游戏地图》中的内容。比如“虚拟世界的构建——以实化虚”中关于古建筑虚实的阐述。

《游戏地图》(应申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6)一书主要以游戏地图为探讨对象,以游戏地图的维度、交互性、叙事探索性和文化传播性来探究虚拟空间的特点、本质及对现实物理世界的启示,发掘其对地图理论的扩展,从而完善 ICT 时代地图学的知识和理论,促进地图学的发展。

地图作为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想。在地图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社会逐渐稳定以及生产力快速发展,地图的表达精度、表达内容的客观性和表达范围等不断提升。然而,受限于技术手段,传统地图仅能以静态的方式将空间对象刻画在有限的图幅范围内,缺乏对空间对象的动态表达。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地图的对象空间从二元空间(地理空间和社会人文空间)扩展到三元空间(地理空间、社会人文空间和信息空间)。

信息空间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地图表达的局限性,不仅实现了信息的自由叠加,而且增加了地图对立体、多元信息(包括时态信息)和多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因此,地图的呈现方式逐渐从传统的严肃、专业、规范的形式转变为更凸显数字化、智能化、多元化和虚拟化等方向发展。现代电子地图中,还有一种正处于时代的浪潮却几乎是超脱于地图学这个领域之外的地图,那就是游戏地图。

在游戏地图中,时间性、空间性和社会性组成了游戏地图的框架,交互性是连接玩家与游戏地图的桥梁,叙事探索性负责串联不同场景的游戏地图和引导玩家认知游戏地图,文化传播性赋予了游戏地图价值。游戏地图要实现的不仅仅是在 3D 中模拟现实世界,而且是希望实现在 4D 环境中完成对现实世界的复制,模糊真实与合成之间的界限,使人们真正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游戏地图的载体上,实现了跨越虚实边界的四角交互,人(玩家)、机(信息世界)、物(计算机及交互设备)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现实,连同时间、空间等自然物理特征及社会人文三元空间融合在一起,具有社会虚拟化、情境模拟化、反馈智能化的特征。

现实与游戏地图的关系

《游戏地图》共八章,按照游戏地图的背景、游戏地图定义、游戏地图的表现形式和类别、游戏地图的虚与实、游戏地图的时空观、游戏地图的空间导航和引路、游戏地图的叙事分析、游戏地图的文化传播功能的先后顺序来构建全书框架。


▋ 本书目录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技术支持 :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345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