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区域
在西藏,只需登录“天地图·西藏”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点击相应栏目,游客就能轻松获得日喀则小环线、青藏自驾线等精品旅游路线的推荐;在广东,红树林保护区基于实景开展湿地环境、水环境的三维模拟仿真,可动态识别统计鸟类品种、分析鸟类迁徙特征,对珍稀濒危鸟类实现智慧化监测……赋能各行各业,服务千家万户,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和服务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按照自然资源行业标准制定程序要求和计划安排,自然资源部组织有关单位制定了《道路高精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规范》等13项行业标准和2项指导性技术文件。现已通过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拟公示后报部审定发布实施,现予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
三维应急测绘智能服务平台针对灾情看不全、灾情看不清、灾情看不准等关键瓶颈难题,构建了应急测绘大数据库,利用遥感、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实现应急测绘大数据高效管理与应用、大规模灾害场景高效展示与分析以及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灾情快速评估等智能化应急服务,在重大地震、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的应对中发挥了高效科技支撑作用。
为加强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融合管理,推进用途管制制度改革,自然资源部近日印发《关于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以“多规合一”为基础,以精简审批环节、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推动“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提高审批效能和监管服务水平。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国土空间规划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司、国土测绘司相关负责人,针对新政的
公示期为2023年5月23日-29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实名书面方式反映,所提意见要求真实客观,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5月18日~19日,自然资源系统法治建设培训班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这是党的二十大后自然资源部召开的第一次全系统法治建设培训班,旨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记者从正在举行的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国现代测绘基准体系逐步完善,测绘基准基础设施技术全面升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获取和服务能力持续上升。
5月15日,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学(协)会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成立。联合体由天津、河北、上海、浙江、山东、湖南、广东、四川、重庆等地的12家省级规划学(协)会作为成员单位共同发起。
记者从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上获悉:5年来,自然资源部大力推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取得重要成就。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建成,向全社会提供厘米级实时导航定位服务;国产卫星遥感影像自主保障率达90%以上;1∶5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保持按年度动态更新,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陆地国土覆盖率达到65%。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8号)有关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活动,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现就开展甲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有关工作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