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背景
针对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中数据底数不清晰、数据来源混杂、数据时空基准不统一、数据共享机制和数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海曙区数据局、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曙分局,围绕人、企、地、物、事等核心实体对象,接入各业务部门重大专题系统及业务数据,构建海曙数字孪生时空资源底座,旨在把分散孤立的政务数据、物联网感知信息、地理空间服务整合起来,构建海曙区全量覆盖、全面融合、全景孪生并持续更新的区级时空公共数据资源平台,激活时空要素潜能,推进社会治理数智高效、公共服务数智便捷、产业发展数智创新。
二、建设内容
平台以海曙时空地图资源一张图为底图,融合资规、数据局、公安、民政等部门条线业务应用数据,统筹全区构建“一图四库”(时空地图、人口综合库、法人综合库、视频监控库和AI事件库),形成数据共享规范,实现全区一张时空底图、一套“政、物、空”数据链、一个统一业务门户入口,推动海曙“141”基层治理体系创新发展。海曙区时空公共数据资源平台门户如图1所示。
图1 海曙时空公共数据资源平台门户
1 时空地图
以实景三维数据为空间底板,基于时空关联技术打通地理实体数据与政务数据、物联感知数据壁垒,打造了区级时空公共数据平台,包括时空底座、政务服务、视频监控、物联感知、专题治理五个中心。时空地图一张图首页如图2 所示。
图2 时空地图一张图首页
时空底座作为全区唯一空间底座,实现空间数据的全量覆盖及其他部门的专题业务数据沉淀集成;精度优于20厘米的地形级实景三维全区覆盖,宏观展示全市山、水、城整体地形地貌;同时联合住建、应急等普查全区建筑实体数据,每幢建筑的建设年代、层数、高度等属性齐全,为数字城市提供权威空间底座。
政务服务主要实现人口、法人空间化、精细化管理查询,平台以三维楼盘表为空间载体,实现规划、现状、确权登记信息关联融合,建立自然人、企业法人、经济信息等时空连接,刻画楼宇人口全息画像(如图3、4所示),形成空间精准、功能明晰、精细到户的“地-楼-房—人”空间图谱。同时为保证数据的鲜活性,基层人员针对业务数据采用“打标签”和问题数据“记备注”,部门反馈核实修正,平台二次更新推送。
图3 人口全息画像(人口落幢)
图4 人口全息画像(三维楼盘表)
视频监控对每个点位按照行政区划、行业应用进行分类,在地图上展示监控视频点位分布情况,有效呈现实时实景数字孪生,如图5所示。
图5 视频监控数据分布图
物联感知接入全区感知数据,并通过空间信息形成感知“一张图”。
专题治理集成各个应用场景,包括罗成复兴、数智气象、慧眼森林等,实现其他部门业务场景统一入口进入。
2 人口综合库
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底数,身份证号为唯一标识字段,关联海曙“两人一事件”数据,同时对接国家政务数字平台、浙江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回流残疾人、学前儿童等数据,围绕人口数据治理的需求,扩充数据本体的同时以数据标签(重点人群)形式,从小到大实现人口数据的精准治理。通过构建人口血脉图谱,实现人口详细信息、人口亲缘关系在平台一目了然。人口综合库首页如图6所示。
图6 人口综合库首页
3 法人综合库
以海曙统计局第五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为底数,社会统一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字段,关联海曙“两人一事件”数据,对接浙江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回流企业状态等数据,围绕法人数据治理的需求,扩充数据本体的同时以数据标签(规上企业等)形式,实现法人数据的精准治理。通过打造企业三维数字地图,每家企业的工商、知识产权、司法信息等详情均可以在平台一览无余。法人综合库首页如图7所示。
图7 法人综合库首页
4 视频监控库
全量接入海曙区公安视频监控数据,对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分类统计,实时展示各类资源统计数据、运行状态、空间分布,同时管理视频监控共享、调用等资源请求情况。视频监控库如图8所示。
图8 视频监控库首页
5 AI事件库
AI事件中心绑定视频监控数据,运用AI技术智能识别,对违规停车、占道经营、垃圾乱倒等14种城市管理常见事件进行实时感知、精准定位、动态处置,推送至相关部门责任人责令整改,后续可跟踪整改结果。同时支持每日预警事件分析统计。AI事件库如图9所示。
图9 AI事件库首页
三、创新亮点
1夯实数据基础,打造基层治理数字孪生底座
平台以海曙实景三维为底板,汇聚28万幢建筑实体、4.5万POI、22万标准地址、121万自然人、14万企业与7万路视频监控数据,构建“一图四库”。接入6个政务部门重大专题系统及70余类专题业务数据,对接国家省市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回流人口全生命周期数据及纳税、经营等企业信息,刻画人、企精细数字画像,扩充政务数据本体。
2基于时空连接,构建“政、物、空”数据融通体系
平台围绕人、企、物、地、事等基层治理核心实体对象,开展“一数一源一标准”治理,依据统一的时空基准,以实景三维为基础、地理实体为核心、空间编码为纽带,引入BERT大模型对地址语义进行建模学习,实现人、企、物等非空间数据的精准上图。建立“省市回流-区级治理-反哺反馈”数据循环体系,实现跨领域、跨维度数据融通更新。
3建立三维楼盘表,实现基层事务“孪生上楼”
平台以建筑实体为底座,基于空间关联,建立人房关联,基于人员地址信息自动生成二维楼盘表,同时通过实景三维坐标和立体化标签技术,自动构建三维实景楼盘表,穿透“区、街道(镇、乡)、社区、网格、幢、户”六个管理层级,实现空间快速查询统计,以三维化、实体化空间信息服务满足基层精细化管理需求。
4强化数据安全,实现数据全生命、全流程闭环管理
平台采用“全流程闭环监管、全生命周期管控”模式,确保数据安全“五不”目标,即“进不来、看不懂、拿不走、改不了、走不脱”。采用具体措施包括数据分级分类管理;用户权限分级授权,建立审批机制;通过数据日志记录和审计机制,全流程跟踪数据访问使用情况;通过数据“加密、水印、审计、动态脱敏”技术,保证非授权用户无法理解内容。
四、应用成效
作为宁波首个区级时空公共数据资源平台,采用“共建共享、以用促建”“一数多用、降本增效”原则,全区共用“一图四库”,避免重复建设,目前已统一推广贯穿应用于海曙区应急、公安、水利、气象等12个政府部门和6个乡镇街道,支撑区级数字政务和基层治理、数智气象等8个应用场景,累计用户500余人,三维地图建设费用节省约60%。
1“立起来”支撑城市管理
基于三维化、空间化、精准化的人口标签模式,重点关注及服务“一老一小”、残疾人、困难人员等人群。2023年辅助区供销社完成补助发放自动核验,及时发现不符合标准情况;支撑区发改委前期办项目拆迁评估、轨道路线规划、重大项目规划方案比选等,实现基层服务“孪生上楼”。
2“用起来”服务经济发展
多源融合提升经济运行监测水平,对接国家、省、市政务数据平台,定期回流人口全生命周期数据及纳税、经营等企业信息,打造企业三维数字地图。平台提供统一空间定位和分析框架基础,实现企业一屏统览,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中,普查人员足不出户实现企业基础信息快速采集,极大提升普查效率。
3“动起来”支撑防灾减灾
基于平台时空底座,搭建海曙区“森林慧眼”,通过精准的三维空间分析,将高位监控摄像头由初设86个,精减为64个,直接节约项目成本400万元。同时,采用视频AI解析技术,实现火情自动识别和定位,可直观掌握火点位置、过火面积等信息。自启用以来,已累计自动识别林区和林缘用火约6000余条,及时化解疑似火情23起。
4“联起来”实现气象精准推送
平台将全区59个气象站接入到实景三维底图上,形成海曙气象数图,直观展示气象基础要素的立体空间分布,并在新气象站点选址时,运用实景三维底图帮助分析站点周围环境遮挡情况、视野范围以及潜在干扰因素,做到云上选址。通过获取气象站点实时感知数据,实时计算气象六要素在三维场景内覆盖范围,并结合气象预警模型、实景三维和人企画像,识别极端天气潜在影响的农业大户、重点企业、重要路段,并精准推送预警消息,实现气象预报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服务。
目前,该案例已入选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的2024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将“宁波经验”“海曙样板”上升至全省、全国范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