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进入以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新阶段。在有限的空间约束下,城市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市民诉求日益多元、治理效能有待提升等挑战。
以智慧化赋能城市精细治理,成为引领新阶段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宁波不断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为人民群众带来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也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成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注脚。
数据赋能
让惠民应用百花齐放
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决策运行,城市有多“智慧”,人们的生活就有多便利。
每天清晨,家住邱隘方庄社区的周女士,都会提前打开手机App,查看自己上班乘坐的357路公交车实时定位。
当智慧公交实时定位显示还有两站时,她提前5分钟下楼,就能精准地坐上适合自己的班次。通过公交二维码识别支付成功后,“滴!请上车”的声音让她感觉特别舒心。
乘“数”而上,加“数”前行。近年来,宁波通过各方协同,不断加快推进公共数据有效归集、共享、开放,在政务、医疗、社会治理等民生领域,各类惠民应用百花齐放,让公共服务更便捷、更智慧,更多地惠及大众。
作为一端面向企业、一端对接政府服务部门的“端到端”一键通、一站式在线互动服务系统,甬易办平台累计上线政策8840项,兑付政策资金644.8亿元,惠及企业70.7万家、个人97.86万名。
在汽车维修领域,宁波市交通运输部门通过串联车辆事故案件、维修企业、保险公司、税务等领域的数据,成功打通车险理赔堵点,推出事故车辆“诚信修”平台,让车险综合成本率显著下降。
在气象服务领域,气象部门通过数据联动,推出的“口袋气象”已拥有40多款应用,涵盖港航、绿色石化、电力、交通运输、水利等多个板块。
在金融服务领域,“甬金通”平台已汇集人社、税务等26个部门的61亿条公共数据,成为全市的数智金融大脑,让金融服务变得更加精准、便捷。
一套数据赋能的“组合拳”,使得宁波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位列全国重点城市第三,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办件“一网通办”率达92%,“浙里办”宁波频道提供3600余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50余项本地便民惠企服务。据工信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测评,宁波市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连续三年获评“卓越级”。
“按照计划,下一步,宁波将围绕数字宁波及城市全域数智化转型要求,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宁波市数据局主要负责人说,乘“数”而上,加“数”前行,宁波将谱写数字时代新篇章。
数据“智治”
让城市运行精细高效
老旧小区垃圾箱安上了“超强大脑”,从“脏乱差”过渡为智能分类投放;日湖公园安装智能水肥管理系统,实现科学精准灌溉养护绿植;庆丰桥、鄞州大桥、西洪大桥等跨江桥梁实施全天候监管,桥梁超限率降低80%……
像这样的场景在宁波随处可见,以“智”提质,逐步解决市容乱象频发、问题发现机制不健全、处置闭环未形成等问题,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从城市建设发端,宁波的“智治”之路,从跨江大桥铺向了夜间星火——
桥梁群“智慧体检”,依托技术支撑,布设数据感知监测项13类2600余个,对市、区两级特大桥及特殊结构等28座重点桥梁实现全方位健康安全智能在线监测;
整合全市照明资源,打造完成城市照明统一的智慧管控平台,全市终端总数7347台,已纳入城市照明设施230万套(柱),照明设施亮灯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一个个数字嵌入社会治理,感知无死角、管理无盲区、服务无缝隙。
城市“智治”,如何更进一步?宁波市住建局主要负责人说,宁波将继续以“一网统管”为主,以“安全、干净、有序、便捷和人民满意”为目标,推进城市治理全区域覆盖、全过程闭环、全天候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力打造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接下来,宁波将继续坚持数智化转型,以城镇燃气、城市桥梁、城市隧道等领域为落脚点,提高城市运行安全保障能力;以数字孪生和大模型为支撑,打造多主体、多变量实时在线监测、互通互联的安全运行平台,实现部门协同、一屏掌控、多场景融通。
多维联动
让惠企服务精准直达
城市工作千头万绪,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人民群众、企业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城市工作的重头。
近年来,宁波不断加强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走进一道门、解决一揽子事”的增值服务模式,全天候、全过程、全市域,全力服务企业。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宁波搭建市、区(县、市)13个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和街道、工业社区91个企业服务驿站,构建起市、县、乡三级为企服务网络。
迭代升级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上线“政策计算器”“企呼我应”等18个重点功能模块,汇聚政企社三侧服务机构267家,提供一口子受理、一站式服务。
聚焦企业现实诉求,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企呼我应”协调督办机制和助企服务队伍,分类分层高效闭环解决企业诉求。
2024年以来,宁波通过打造企业服务中台枢纽,高效闭环解决涉企问题,创新政策集成服务模式,拓展多维增值服务场景,企业综合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自2024年成立以来,宁波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累计解决涉企问题3.98万件,兑付惠企政策资金640.21亿元,惠及企业70余万家。
下一步,宁波将进一步整合政企社三方力量,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衍生服务,更好地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通过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进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迭代升级,建立健全全市“1+12+N”三级企服力量网络,聚焦涉企政策服务能级提升,深化“企呼我应”闭环解决机制,整合线上线下诉求收集渠道,推动涉企政策全流程服务机制落地,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政策归集体系,实现企业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判”、从政府“有什么,给什么”向企业“要什么,给什么”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