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23日,第九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多维动态GIS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WorkshoponDynamicandMulti-dimensionalGIS,DMGIS2025)在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隆重召开。
“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DMGIS2025)”是ISPRS于1997年发起的系列学术研讨会,旨在围绕多维动态地理信息建模与应用需求开展方法、技术、应用交流,并研讨未来发展方向。会议至今已经在世界各地成功举办了8届。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快速发展,各领域对多维度复杂时空数据的获取、集成、分析的需求日益迫切,建模技术不仅需要考虑时间与空间,还要体现地理尺度及物理-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并支持数字孪生虚实互馈。此次DMGIS2025面向此迫切需求,邀请领域内顶尖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学生分享成果、交流思路、促进合作。
本次会议由ISPRS空间信息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北京建筑大学承办,得到了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空间信息管理委员会、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国测绘学会(CSGPC)智能测绘专业委员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CNAG)低空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全球服务”专业委员会、国际科学理事会地学联盟减灾常设委员会、UN-GGIM学术网络、“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ISPRS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Information等多个国内外权威机构大力支持。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蒙古、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及学生代表参加。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及空间信息科学文集(https://www.isprs.org/publications/archives.aspx)发表62篇学术论文(全部进入EI检索)。
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陈朝晖、ISPRS副主席NicolasPaparoditis、FIG代表参加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他们一致强调,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多维动态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灾害防控、环境监测、低空经济等领域的作用愈加凸显,国际合作与跨学科融合将成为推动该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随后,XXVISPRSCongress学术委员会主任、多伦多都会大学李松年教授介绍了即将于2026年7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ISPRSCongress筹备进展,引发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与热烈期待。开幕式由ISPRS秘书长、北京建筑大学教授蒋捷主持。
会议开幕式现场
陈朝晖(北建大副校长)、NicolasPaparoditis(ISPRS副主席)、张宏伟(FIG代表)三位领导致辞
李松年介绍ISPRSCongress筹备进展
蒋捷主持开幕式
在主旨报告单元,四位国际权威专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莫干山地信实验室主任、ISPRS荣誉会员及前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作了题为“GlobalGeospatialPublicGoods:Co-developmentandCollaborativeServices”的报告,系统阐述了建设全球地理空间公共产品的思路与共享服务框架,强调地理信息在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法国国家地理与森林信息研究所副所长、ISPRS副主席NicolasPaparoditis教授作了题为“TrendsintopographicmappingfortheperspectiveofaNationalMappingAgency”的报告,从国家测绘机构视角分析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未来测绘技术与产品的影响与挑战。
陈军院士作主旨报告
NicolasPaparoditis教授作主旨报告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ISPRS第四技术委员会(空间信息科学)SisiZlatanova作了题为“ThevisionandimplementationofspatialdigitaltwinsinAustralia”的报告,介绍了澳大利亚在空间数字孪生领域的技术路径与实践愿景。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教授、ISPRS第四技术委员会副主席MariaBrovelli作题为“Remotesensingandmachinelearningforurbanairqualityandheatislandmonitoring”的报告,介绍了如何将遥感与机器学习技术融合,支持城市空气质量与热岛效应动态监测与智能评估。
主旨报告单元由ISPRS第四技术委员会秘书武昊博士与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院长刘祥磊教授共同主持。
SisiZlatanova教授作主旨报告
MariaBrovelli教授做主旨报告
本次会议设立了2个专题研讨论坛。其中之一以“智能地理建模”为主题,与会专家就“混合智能赋能地理科学”“人工智能与时空智能”等议题介绍了最新研究进展,并围绕数据融合、算法优化与信息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另一个以“行星-海洋-地下空间建模”为主题,专家介绍了涵盖月球与行星探测中的三维实景应用、深海热液区多维度建模、地下隧道红外影像深度估计等前沿研究,并围绕GIS在极端环境下的技术拓展与应用潜力展开了讨论。
专题研讨论坛
会议围绕本领域热点问题设置了4个技术单元。在“三维建模”单元重点介绍了3D高斯喷洒重建、沙洲多尺度地形建模、复杂场景三维重建精度提升、多源数据融合进展;“基于AI的低空与地面建模”单元重点探讨了无人机群通感导控一体化、城市空域适宜性分析、空域管理、智能感知等技术挑战与研究进展;“网格化空间建模”单元介绍了网格化空间建模综述与发展趋势,以及网格技术在无人机航线预测、城市形态与碳排放关联分析、多源地学数据集成与分析等方向的应用;“地理信息应用”单元的内容涵盖可持续森林管理、垦区耕地识别及GIS技术在交通、环境、农业、灾害、经济等多元化场景中的应用成效与未来发展路径。与会者围绕报告内容热烈提问,开展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技术单元学术报告与讨论
本次会议特别安排了六个学生专场,为青年学者提供展示、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来自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大学、深圳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11所高校的近30位学生报告了创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复杂场景建模、三维重建、环境模拟、信息提取、数据处理等方向,体现出年轻学者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活力与潜力。
学生论坛报告与交流
本届DMGIS2025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建筑大学成功举办,为本领域学者提供了高水平、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学术创新与国际合作。北京建筑大学通过承办此次高规格国际会议,提升了其在国际学术界的显示度与影响力,有效促进了跨学科国际合作资源汇聚与合作,也进一步锻炼了青年教师组织国际学术活动、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