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 >团体会员动态
测绘地理信息“点”亮未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空学院新生家长会开在了生产科研一线
发布时间:2025-09-08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     浏览:85次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三全”育人,让新生家长直观感受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前沿技术、发展现状及行业应用,深入理解测绘工程专业内涵,坚定学生学习专业信心,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迎新期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组织测绘工程专业2025级新生家长参观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简称青勘院),通过“实地参观+专家报告+互动交流”形式,搭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桥梁,为新生家长打开了解专业、链接行业的直观窗口。

青勘院副院长丁鹏辉研究员致欢迎辞,她指出,测绘工程专业可以赋能千行百业,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希望家长鼓励新生潜心专业学习,提升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为未来融入行业发展夯实基础。

在地图文化创意展厅,家长们被一幅幅精美的地图作品所震撼,大家深切体会到地图不只是地理信息载体,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文化艺术的结晶与人类智慧的体现,家长们通过参观拓宽了对测绘学科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知。

0908-005-001.png

新生家长参观地图文化创意展厅

在地理信息高新技术展厅,家长们近距离接触了青勘院在智慧城市、实景三维、北斗导航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和领先应用,家长们通过参观感受到了测绘工程专业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贡献,了解了孩子未来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图片

新生家长参观地理信息高新技术展厅

测绘工程专业负责人范士杰主持了专家报告会,测绘系教师盛辉、安聪荣带队参加。青勘院地理信息技术总监王海银研究员做了题为《测绘地理信息“点”亮未来》报告,凭借他近30年的一线从业积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新生家长生动解读了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的内涵、应用领域及未来就业前景。以青勘院生产、科研实践为例,清晰展现了以测绘地理信息为核心的时空信息,在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展望未来,该领域将持续深化与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最后,他寄语新同学:希望大家在探索中深化对专业方向的认同,在实践中坚定对行业前景的信心,用奋斗“点”亮属于自己的职业未来。

IMG_7562

青勘院地理信息技术总监王海银做报告

青勘院地图文化创意中心高级工程师吴曜宏作了“创新引领未来——地图文化创新发展报告”,以创新、突破、转型、升级为核心脉络,讲述了传统制图的逆袭发展之路,从青岛起步,走向世界,地图文化不仅引领了行业发展变革,更为整个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培育下,同学们未来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可能。


IMG_7570

青勘院地图文化创意中心高级工程师吴曜宏做报告

海空学院副院长管青春向家长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测绘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与新时代测绘工程专业发展的新内涵,期待家校企紧密协作,共同引导学生学好专业,服务学生成长为掌握前沿技术、具备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0908-005-002.png

75d06e66f7a980a8d10fcadb6796cd5c

新生家长参与座谈交流

这场“开在生产科研一线的家长会”,让新生家长们收获满满,也彻底改变了他们对传统测绘专业的印象。“原本以为测绘专业就是扛着三脚架跋山涉水,现在才知道,这个专业早已与时代接轨,变得如此智能。”测绘2502班新生石宝琦的父亲石红全坦言,通过参观和讲座,他了解到测绘专业已发展为涵盖多个方向、涉及前沿科技的重要学科,“就业前景广阔,我们不再担心孩子的就业问题,也相信这些新方向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测绘2501班新生刘浩楠的父亲刘兴,是第一次送孩子来大学报到。“原本只是想了解孩子未来的学习环境,没想到收获了一场‘科技普及课’。”刘兴说,从专家介绍中得知现代测绘融合了人工智能、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看到实时三维城市建模、智能导航系统的实际应用时,他深感震撼,“原来孩子选的是一个充满可能和挑战的领域,我对他的未来更有信心了。”

“最开始担心孩子以后要做辛苦的户外工作,现在彻底打消了这个顾虑。”测绘2503班新生周霖杉的母亲高洁表示,参观中看到的互动式地图、三维立体城市构造,以及专家讲解的“测绘+计算机”在城市规划、沙漠防风治沙等领域的应用,让她看到了孩子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感谢学院的精心安排,我们对测绘专业的前景充满期待。”

本次测绘地信专业新生家长会,不仅为家长们清晰勾勒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鲜活图景,更让新生家长们直观触摸到产业前沿脉动、沉浸式体验技术全链条,深刻领会到该学科服务国家战略、惠及社会民生的厚重使命担当,进一步拉近了家校协同、校企联动的距离。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技术支持 :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345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