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文章 >中国测绘学会 - 全国十大测绘科技创新人物 评选专题
李成名
发布时间:2019-09-05     来源:中国测绘学会     浏览:5741次

李成名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从事科技工作经历

1990.06-1991.09     保留研究生学籍(山东省地质测绘院锻炼)实习员

1998.06-1999.11     香港理工大学 助理研究员

1999.12-2002.1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副所长/副研究员

2002.10-2003.05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副所长/研究员

2003.05-2015.06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所长/研究员

2015.06-至今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主要事迹

李成名研究员三十多年来始终坚守科研第一线,专注地理信息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提出时空对象统一表达方法与空间关系理论,突破多维时空重建、智能综合和地理信息非对称保密处理等关键技术,原创NewMap大型平台软件、WJ地图工作站和系列保密插件,主持研编国家、行业标准25部,形成时空信息分布式管理、智能化综合、在线共享的自主可控成套技术,在国防交通、数字/智慧城市、导航等领域得到深入应用,推动了我国地理信息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是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是我国地理信息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主持完成了全国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和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试点工程,以及我国国防交通专业平台、全国1:25万公众版地图等60多项重点科研任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1)、二等奖1项(排名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2),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1),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排名1)、一等奖10项(5项排名1);出版著作10部,发表论文15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已授权7项。

一、提出时空对象统一表达与空间关系理论方法,原创WJD-III地图工作站,研制我国国防交通空间数据平台及自动化制图技术体系,支撑了信息化条件下运用铁、公、水、空等多种方式快速运送兵员和精确投送装备物资,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二、提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理论方法,原创NewMap大型平台软件,构建国家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技术体系,技术总负责支撑了全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全面推动了地理信息服务水平的跃升,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发明地理信息非对称保密处理技术,突破地理信息公开应用的行业技术瓶颈,原创系列保密插件,开启并推动了我国精准地理信息的社会化应用,获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四、近两年,突破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空间格局识别、极端图斑融解、多重空间冲突自适应协调等理论方法,原创了WJZ-III地情专题地图智能综合系统,尺度适应1:500~1:600万,95%自动化综合+5%人工微调后,成果全部通过质检,2018年鉴定认为: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创建了时空大数据平台软件,技术总负责全国54个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截至2018年底7个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形成先进的成套技术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

五、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多规数据融合与动态认知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8YFB2100700,科技部)、基于国产密码的数字化测绘体系安全技术改造示范工程(***-***专项)、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构建(自然资源部)、战争运输投送地理信息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BJJ17R001,军委后勤保障部)等项目的研究。

所获奖励

1.“国防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2012年,证书号码:2012-J-24400-1-02-R01

2.“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2015年,证书号码:2015-J-25201-2-02-R01

3.“国家系列比例尺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2,2009年,证书号码:2009-F-24302-2-01-R02

4.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1),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1项(排名1),中国测绘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排名1)


附件:李成名获奖证书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技术支持 :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345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